中国品牌出海的破局方法
众所周知,近两年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十分迅猛,据此前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经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也贡献了很大一份力:全年进出口规模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0%,在整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至6%。
从跨境电商发展至今的过程来看,其实是能够发现明显分界线的。跨境电商1.0时代,凭借中国制造的规模优势,造就了以铺货模式为主的早期出海生态,像深圳华强北的电子配件、义乌小商品城的日用百货等,都称得上是出海的“初代神话”。
而现如今,跨境电商已然进入2.0时代:随着海外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也正从“价格敏感型”向“价值认同型”转变。换句话说,好的品质开始成为消费者购物决策的重要考量标准。
据Salsify发布的“2025年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有87%的消费者愿意为他们信任的品牌的产品支付更多费用。而对于“信任”的定义,有69%的消费者表示产品质量和价值是决定性因素。
购买产品一次是交易,而长期、多次购买则是一种关系,想要维持这种关系,打造品牌就成了关键。
不得不说,目前中国品牌出海依旧面临着几个痛点:品牌认知度低、营销推广成本高、本地化能力不足、政策合规挑战等。就以品牌认知度来说,有一些品牌可能在国内已经做得很成熟了,品牌力、商品力都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去到海外可能认识它的人并不多,还是需要重新做推广、营销,相当于重新开始。
当品牌出海遇到问题的时候,相比单打独斗,寻找经验丰富的商品运营团队、懂海外消费者的用户运营团队、拥有大量资源的渠道推广团队,一定更加有效。
当低价竞争触及天花板,品牌价值才是终极壁垒,而品牌打造也不再是选修课,而是卖家出海发展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