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付款的优点:对进口商控制交货的时间、品种、数量、装运条件等;信用证付款的缺点:对进口商的资金负担重、存在欺诈风险等。
信用证付款的缺点和优点
一、优点
1.对进口商
控制交货:进口商可通过信用证条款约束出口商交货的时间、品种、数量、装运条件等,保证按时、按质、按量收到货物。
资金融通:进口商只需交纳一定量的押金,就可得到开证行的付款信用承诺。在远期信用证下,还可凭信托收据向银行借单,先行提货、出售或转卖,到期付款。
2.对出口商
收款保障:只要卖方提交的单据做到“单单一致”“单内一致”和“单证一致”,银行就保证付款,为出口商收取货款提供了较为安全的保障。
资金融通便利:出口商可在交货前,以信用证为抵押,从出口地银行借取打包贷款,也可在货物出运后,向出口地银行提交单据,开出汇票,通过票据贴现或出口押汇取得货款。
3.对银行
提供便利:开证行接受进口商申请开出信用证,用自己的信用为进口商提供贸易和支付便利,同时可利用进口商交付的抵押或担保来利用资金。
增加收入: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每提供一项服务都要收取相关费用,获得相应的收入以及资金在银行中流动期间的利息,是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产品和非利息收入来源。
二、缺点
1.对进口商
资金负担重:进口商申请开证时要向开证行预交押金或抵押品作为担保,押金数量往往较高,对中小进口商资金负担较重。
存在欺诈风险:信用证是纯粹的单据买卖,银行只关心单据的完整和表面真伪,若出口商信誉差,伪造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骗取货款,进口商将蒙受损失。
2.对出口商
缺乏灵活性:信用证及修改的信息传递途径和方向严格单向固定,卖方要求修改信用证需征得买方同意,再经开证行同意,花费时间长,会给卖方的生产、备货、仓储等带来麻烦和费用增加。
收汇风险:出口商仍可能面临进口商不开证或不按时开证的风险,以及开证行倒闭或无理拒付的风险。
3.对进出口双方
手续复杂:除了发货、交单、收款、付款等手续外,还增加了申请开证、通知、议付、审单等中间环节,手续繁琐。
费用较高:买方增加了开证保证金和开证费用、保兑费等,卖方增加了信用证的通知费、银行手续费、邮寄费等,且信用证修改有修改费和通知费,单证不符时还有不符费等,增加了交易成本。
4.对开证行
审单风险:开证行承担第一付款人责任,要在审单无误后代进口商先行向出口商付款,若审单不严,进口商拒绝付款赎单,开证行要承担损失。
申请人风险:当议付行对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审核无误要求开证行付款后,若进口商已失去付款能力或已破产倒闭,开证行只能依靠已收取的开证保证金加上掌握的物权凭证提单,将货物出售来补偿保证金差额部分。
联合欺诈风险:若进出口商联合起来,虚构买卖合同,并伪造全套货运单据从开证行骗取货款,会给开证行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