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交易的主要风险:单证不符风险、开证行信用风险、进口商欺诈风险等。
信用证交易的主要风险
一、出口商面临的风险
1.单证不符风险:出口商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条款不一致,如交单单据不齐、提单没有“运费付讫”字样、船证未按要求出具等,银行可据此拒付,使出口商失去银行信用保障,只能依赖进口商商业信用。
2.开证行信用风险:开证行资信状况差、外汇资金不足,或因进口国国家或政府管制,如国际收支困难、缺乏外汇储备等,可能导致开证行无法按时付款或拒付。
3.进口商欺诈风险:进口商可能伪造信用证,如窃取空白格式信用证、与银行职员勾结开出信用证、涂改过期信用证等;也可能故意设置“软条款”,使付款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给出口商收汇带来风险。
4.货权丧失风险:如1/3正本提单迳寄开证申请人、记名提单、货代提单、含空运提单条款、担保提货等,都可能导致出口商在未收到货款时失去货权,面临钱货两失的风险。
5.可转让信用证风险:在可转让信用证业务中,开证行通常只对第一受益人负责,第二受益人作为出口企业,往往无法向开证行主张权益,可能面临收不到货款且无法对负债人主张债权的风险。
二、进口商面临的风险
1.伪造单据风险:出口商通过提交伪造单据,实际未交货或交了毫无价值的货物,骗取进口商货款,进口商因单证相符付款给开证行,成为欺诈行为的受害者。
2.货物实质不符风险:进口商收到的货物可能迟装、短装或质量低劣,无法按预期出售货物而蒙受损失,特别是成组化运输时,承运人对箱内货物情况不负责,更易出现此类问题。
3.提货担保风险:进口商未收到信用证项下单据时已到货,为避免滞期罚款请求开证行担保提货,需保证不论单据是否相符都对外付款,面临接受不符单据的风险。
三、银行面临的风险
1.开证申请人违约风险:开证申请人开证时只需交纳一定保证金,实际由银行垫付大部分资金,到期若开证申请人无力支付或不支付银行垫款,银行垫款难以收回。
2.欺诈风险:申请人伪造进口合同骗取银行开证,受益人伪造单据骗取银行付款,或申请人与受益人勾结进行欺诈,使开证行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