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泰国与柬埔寨双边关系骤然降至冰点,贸易口岸关闭,外交官集体撤离!从事泰柬贸易的朋友,请高度关注事态变化!
一、最新外交与边境动态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3日,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发布声明:
-
• 降低与柬埔寨的外交关系等级,召回驻柬大使,驱逐柬埔寨大使出境,并已向柬方提交外交抗议;
-
• 泰国对第二军划管辖的边境口岸全部关闭,非必要人员、游客、贸易活动暂停入境。
针对泰国此举,柬埔寨政府迅速反击:
-
• 决定将双边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级,召回大使及其大多数工作人员,并要求泰外交官限时离境;
-
• 先前于6月22日,柬埔寨已宣布全面中止从泰国进口燃油及天然气,并建议国民避泰;
-
• 同期,柬方亦禁止多项泰国产品进入,包括蔬果及各类燃料产品。
📌 背景回顾:5月28日,泰柬在争议地区交火导致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6月16日、7月16日,多名泰国士兵因地雷爆炸负伤,7月23日一名士兵被炸断腿,成为本次升级导火索。
二、进出口领域受冲击分析
这一系列动作已对边贸产生重大连锁反应:
1. 口岸封闭与进出口暂停
-
• 泰国在多个省份关闭所有边境口岸,禁止车辆与人员通行,旅游全部暂停,贸易活动中断;
-
• 柬方亦以报复方式封锁泰国货物进口通道,禁止蔬果与燃料等商品入境。
2. 农产品与燃料出口受重创
-
• 自6月14日起,泰国全面禁止柬埔寨果蔬通过波隆口岸;柬埔寨则立刻反制,禁止进口泰国蔬菜、水果及燃料产品;
-
• 梯次性政策将继续推延至双方恢复部分口岸开放与平常通关前。
3. 企业与从业者面临挑战
-
• 边境运营商、果农、卡车司机、边贸商户首当其冲,资金冻结、库存积压、物流链断裂;
-
• 燃料进口中断导致运输成本飙升,柬埔寨改向其他国家采购,但物流远、价格高,对成本控制带来严峻考验。
三、最新发展及后续影响
新增措施:
-
• 泰国第二军区7月24日起下令:所有贸易车辆、游客全部禁止过境,景点也停止入境活动;安全升级,直至边境局势缓和为止;
-
• 柬埔寨最近7月16日通告扩展禁品清单,蔬果、燃油、LNG等更明确列入,直至泰国恢复所有口岸先前开放状态。
外贸形势:
-
• 冲突若持续,将出现“双边关税+非关税壁垒”的长期影响;
-
• 此次外交破裂与边境管控叠加,意味着中短期内难以恢复贸易常态;
-
• 企业需警惕政策快速变化(如新增禁销品类)所带来的合规风险与物流计划失衡。
-
四、建议指南:应对策略与风险防控
|
|
边贸企业 |
— 暂停或延缓泰柬目的地的物流装运以避免滞港或退货风险; — 寻找替代通道(如海运、铁路)并检查两国海关备案状况; — 与保险机构沟通,确认战争或政治风险条款保障涵盖;
|
燃料/农产品贸易商 |
— 仔细检查柬方商品清单,及时调整采购计划; — 寻找越南、马来西亚等替代供货源; — 对高风险商品进行库存集中处理及快速变现;
|
小型物流与个体经营者 |
— 若跨境配送,建议暂缓; — 可转向国内泰国-老挝或柬埔寨-越南等替代通道; — 保留好退运单证以备报关或退税使用。
|
关注政策与情报 |
— 持续追踪两国外交、国防部门公告; — 每日至少收听两国主流媒体及官方社交平台; — 联系本地商会咨询清关操作指导。
|
五、观察后续发展 3 大重点
-
1. 外交关系是否回温?
柬埔将恢复大使级别互派?泰国是否解除出口禁令?密切跟踪外交部动向。
-
2. 边境口岸通关何时恢复?
若两国边境重新开放,将逐步按地区恢复通关,预计分阶段进行。
-
3. 国际调节介入可能性
柬埔已诉诸国际法院,若获得国际仲裁支持,可能压迫泰国缓和态度,亦或国际组织发布旅行/贸易风险警示。
✍️ 小结提醒
-
• 目前形势严峻,短期无解:边境封锁多国同步,外交降级直接干预贸易,冲突根源未平。
-
• 风险防范当务之急:立即审视企业风险暴露,及时调整供应链与市场方向。
-
• 信息与应急准备:保持信息畅通,与当地商会及同行保持沟通,及时应对政策与舆情变化。
🔔 对于从事泰柬贸易的朋友们,我们建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盯一切官方通报。在此形势未缓和前,建议暂停敏感商品跨境活动、锁定其他供销替代渠道。同时,保持与当地合作伙伴、政府部门的紧密联系,是应对“外交-物流双断链”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