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作为东南亚新兴市场,其市场准入壁垒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税收体系、行业限制、认证要求以及国际协定等多个方面。
缅甸市场准入壁垒
关税壁垒
主要税种如下: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根据《外国投资法》,外资企业可享受3年免税期,包括企业开始商业运营的当年。
商业税:适用于所有部门,对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均征收,税率因行业而异。
关税:缅甸对进口商品征收较高关税,但近年来逐步下调部分商品的税率,例如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
税收征管:2025年起,缅甸对进出口货物的税收计价改为以市场交易汇率为基础,取代过去的央行参考汇率,这可能导致税收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加
汽车零部件关税调整:2024年起,缅甸对以SKD和CKD方式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关税进行了下调,但整车进口关税仍较高。
非关税壁垒-行业限制
禁止投资领域:广播媒体、宝石及玉石开采等领域完全禁止外资进入。
限制投资领域:房地产、旅游业等要求外资与本地企业合资,且外资持股比例受限。
审批要求:外资项目需满足环保、劳工、土地使用等多方面的要求,审批流程复杂且耗时长。
贸易政策法规与国定协定
行业限制:根据现行法律,外商无法投资广播媒体、宝石及玉石开采等领域。而在房地产、旅游、制药等行业,外资需与本地公司组建合资企业,且外资持股比例通常不得超过80%。
审批流程:外资进入需经过缅甸投资委员会(MIC)的审批,审批流程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可能导致时间成本增加。
法律稳定性:尽管缅甸近年来修订了《外国投资法》,但政策调整的频率较高,可能对外资企业的长期规划带来不确定性。
RCEP协定: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缅甸与中国、泰国等9个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削减计划已生效。65%的货物类别享受免税待遇,但缅甸需在15年内逐步履行对80%货物免税的承诺。
标准与认证
医疗器械认证:所有进入缅甸市场的医疗器械必须通过缅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注册和认证,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需满足不同的注册要求6。
产品标准:缅甸对进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要求较高,尤其是食品、药品和工业设备,需符合缅甸国家标准(MSB)或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