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风暴“马蒂尼奥”肆虐,MSC船舶遇险
2025年3月20日,地中海航运(MSC)旗下一艘名为“MSC休斯顿V”(MSC Houston V)的集装箱船,在葡萄牙圣文森特角附近的大西洋海域遭遇极端天气。彼时,风暴“马蒂尼奥”正席卷该区域,海况恶劣,风速高达48节(约89公里/小时),巨浪不断冲击船体,导致至少15个集装箱坠海,另有多个堆垛倒塌,部分集装箱甚至悬垂于船尾右舷,险象环生。
事发时,该船正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驶往英国利物浦港。面对险情,船长紧急调整航向,于3月21日转道西班牙维戈港(Vigo)寻求庇护。目前,该船停泊在维戈Termavi集装箱码头,港口当局正联合MSC对受损集装箱及货物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计划修复船体结构。
事故原因:天灾还是人祸?
1.极端天气成直接诱因
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风暴“马蒂尼奥”引发的极端海况。强风与巨浪导致船体剧烈摇晃,集装箱固定装置承受超负荷压力,最终引发堆垛倒塌和坠箱[citation:用户补充资料]。近年来,因气候异常加剧,类似事件频发。例如,2023年MSC Shristi轮在百慕大因恶劣天气丢失46个空箱,2024年MSC Antonio轮在南非圣约翰港因暴风雨损失46箱并致305箱受损。
2. 船舶设计与操作隐患
尽管天气是主因,但行业专家指出,集装箱船的设计缺陷与操作问题亦难辞其咎。例如,集装箱固定绑扎不当、堆垛超高等问题屡见不鲜。利比里亚国际船舶注册处曾指出,部分事故与“超出设计参数的操作”有关,如船舶尺寸扩大后稳定性不足、动态载荷计算偏差等。
3. 航线改道加剧风险
受红海局势影响,大量船舶绕行好望角,南非及大西洋海域航线压力陡增。这些区域原本冬季风暴频繁,叠加绕行船舶密度高,进一步推升事故概率。2024年南非海岸已发生多起坠箱事件,涉及MSC、达飞等多家船司,累计丢失超200个集装箱。
影响分析:供应链与环境的双重挑战
1. 船期延误与货损风险
“MSC休斯顿V”的停航检修将导致后续航线延误,波及欧洲港口货物交付。MSC需协调客户处理货损理赔,并调整运力部署。此前,MSC旗下多艘船舶因事故延误,如2024年MSC KATYAYNI轮因发动机故障滞留6天,MSC Sao Paulo V轮机舱起火致船期混乱。
2. 环境与航行安全威胁
坠海集装箱多为空箱,但仍可能漂浮或沉底,威胁航道安全及海洋生态。南非海事局曾警告,此类残骸需专业打捞,擅自处理可能引发二次事故。此外,部分集装箱装载危险品时风险更高,2023年MSC Shristi轮事故后,美国海岸警卫队曾紧急发布航行警告。
3. 行业反思与政策压力
频发事故引发监管关注。业界呼吁强化船舶设计标准、推广动态航行决策工具(如气象预测与船体运动模拟系统),并加强绑扎规范审查。欧盟及国际海事组织(IMO)或进一步收紧航行安全法规,船司运营成本恐攀升。
(本文综合BAIRD及公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