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欠款催收
涉外法律服务
出口保理融资
出口信用保险
账款催收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中间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企业想要正常的收回成本和利润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对方经营状况极差的情况下,此时就需明确催收的真正的目的,即想要减少已产生的损失,尽量挽回欠款,学会审时度势、适当妥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我司接到的案件中就有这样一起,债务人即将面临倒闭,债权人灵活变通、适当妥协,最终收回欠款,避免了更大损失的产生。让我们看一下这个案件的详细情况……
2018年债权人向债务方公司出售皮革原料,根据合同约定,债务人需先预付30%的定金,收到货后的60天内支付剩余尾款,自此以后双方开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合作最初两年债务人都及时支付了货款。但到了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债权人要求提高定金比例,将之前的预付定金30%提高至40%,双方根据债权人的要求签订了新的合同。
债务人支付了40%的定金后,债权人按约履行义务,给债务人发了价值106万元的货物,但是债务人却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尾款63.6万元。
债权人曾多次与债务人联系去函催讨并与2020年4月专门派人去债务方公司催收,但是均被债务人以各种借口拖延付款,虽然先后签订了几次付款承诺书,但是均没有执行。债权人为了保障自身权益,于2020年5月委托我司处置,以实现债权。
债权人委托案件后,催收方立即对债权资料做了有效整理,其中有效证据有三组:
其一为双方购销合同,其二为送货单,其三为3份债务人签订的付款承诺书。根据这些资料能够确定双方确实存在贸易关系,并且付款承诺书上明确标明拖欠金额为63.6万元,债权资料相对完整,增加了回款的可能性。
1、催收人员接受债权人委托后,再次对案件进行了分析。催收人员认为,目前案件的首要任务不是立即催款,而是查明债务人不支付这笔欠款的原因。
2、催收方根据债权人提供的资料联系到了债务方的采购经理,对方表示确实存在该笔欠款,并且早就提交了付款流程,对于为什么迟迟没有打款,应该是财务的问题,具体他也不清楚,但是愿意帮助催收方联系财务人员询问具体情况。
3、一周后,催收人员再次联系了债务方的采购经理,通过其提供的信息与对方的财务经理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目前公司资金紧张,现在支付的每一笔货款都需经过老板的批准。建议催收方直接与老板联系。
4、催收方通过自身的渠道资源联系到了债务人老板,与其说明来意后,对方告知催收人员现在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流动资金不足,暂时没办法支付货款。之后催收方多次与债务方老板联系,并提出了分期支付的方法,均被其以各种借口拒绝,谈判陷入了僵局。
5、2020年7月,催收方对债务方进行了全面深入调查,发现债务方公司经营已入不敷出,有多笔待偿还记录,及涉诉记录,均是疫情暴发后出现的。债务方公司已是强弩之末,如不加速收回欠款,债权方可能就再难实现债权。催收人员将调查的情况反馈给了债权方,并告知事情的严重性,同时建议债权方通过打折的方式尝试收回欠款,减少损失。债权方同意了催收人员的建议。
6、催收人员再次联系到了债务方老板,告知愿意其公司按欠款的85%偿还。债务方听后明显态度好转,并表示需要时间考虑,一周后再给催收方答复。
7、债务方主动联系了催收人员,并告知同意还款并且愿意一次还清,但是条件是按欠款的80%偿还。理由是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还款能力有限。催收方前期已对债务方公司做了深入调查,知道债务方所说情况属实,随即向债权人转达了债务方意愿。经过催收人员的多次沟通,与债权人分析了案件目前的具体情况,适当妥协,才能减少损失,债权方最终同意此方案。
8、催收方持续跟进,2020年10月债务方一次性支付债权方欠款50.88万元。至此案件关闭。
9、在收回欠款的3个月之后,债权方又联系到了催收方,告知在某平台看到了债务人宣告破产倒闭的信息,破产时还有十几笔未偿还记录。表示幸好当时听取了催收方建议,及时收回了欠款,减少了一大部分损失。
债权人在委托展开催收的过程中,基本出发点应是尽量挽回已经产生的损失,特别是在对方财务状况差,马上要破产倒闭的情况下,应适当妥协、及时止损,以尽可能多的收回欠款为目标。
本案中,根据催收方的调查,债务方公司已即将面临倒闭,此时应以尽快收回欠款为目的,通过打折的方式,尽可能的增加回款的可能性,避免产生更大损失。
本案中,催收方先后联系了债务方的采购经理、财务经理及债务方老板,最终在与老板的沟通中,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找出对方的决策者,避开障碍,并且密切跟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3、利用第三方催收机构的资源优势、专业优势提前调查清楚债务方的经营状况和实力,弄清债务人的真实还款意图,也是催收中不可缺少的策略,知己知彼,才可以明确追款方式。另一方面,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商业追讨,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追账成本,缩短追收时间,降低债权人回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