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围绕中国产品的贸易救济措施在全球多点开花,涵盖化工、轻工、金属、机械等多个领域。美国、巴基斯坦、印度、韩国、日本、巴西、欧盟等纷纷启动、延长或终止反倾销调查,有的已进入初裁或终裁阶段,有的则刚刚立案。本文将按国家/地区梳理这些案件的最新进展,并区分调查状态与结果,帮助出口企业快速掌握风险格局。
1. 聚丙烯瓦楞箱反补贴调查
2025年4月7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聚丙烯瓦楞箱同时发起反倾销(AD)和反补贴(CVD)调查。8月18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反补贴初裁结果,由于无中国企业应诉,初裁认定补贴税率高达 199.60%。终裁预计在2025年11月12日作出。涉案产品主要归类于美国海关编码3923.10.9000。
2. 其他背景
美国近期对华贸易救济案件密集推进,除本案外,还包括半导体器件337调查部分终裁、浮法玻璃制品、刹车鼓等案件,显示其在制造业、化工品等领域的防御性措施持续收紧。
精对苯二甲酸(PTA)反倾销调查
2025年8月16日,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应本国唯一生产商Lotte Chemical Pakistan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PTA启动反倾销调查。
1. 氟橡胶反倾销措施延长
2025年8月19日,印度财政部宣布,将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氟橡胶反倾销措施有效期从2025年11月27日延长至2026年2月26日。这是该案自2019年首次征税以来的第二次日落复审延长。
2. PVC悬浮树脂终裁
2025年8月14日,印度商工部对来自中国等七国的PVC悬浮树脂作出肯定性终裁,建议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中国税额区间为 122–232美元/吨。该措施一旦落地,将显著影响中国对印PVC出口。
3. 说明
印度近期还对非合金和合金扁钢制品作出保障措施终裁(非反倾销),建议三年期分档税率并设CIF最低限价,其中部分涉案产品来自中国大陆、澳门和香港。
热轧不锈钢板反倾销终裁
2025年8月12日,韩国企划财政部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不锈钢板征收统一 21.62% 的反倾销税,为期5年。此前韩国已在2025年5月对涉华不锈钢板卷延续征税,税率区间23.69%–25.82%。
2025年7月22日,日本财务省与经济产业省联合宣布,对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冷轧不锈钢板/带启动反倾销调查。按惯例,调查将在一年内完成,决定是否征税。这是日本近年来在钢铁领域对华采取的又一防御性措施。
雾化器反倾销调查
2024年5月17日立案,2024年10月8日作出肯定性初裁并征收临时税(0.83–2.62美元/件),2025年4月10日延长临时税最多3个月。然而,2025年8月18日,巴西外贸秘书处应申请方请求,宣布终止对原产于中国的雾化器反倾销调查,相关措施即时失效。
蜡烛反倾销初裁
2025年8月14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蜡烛作出反倾销初裁,不同企业税率差异明显:
涉案产品CN编码为3406 00 00,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公告次日起生效。
从本轮盘点可以看出几个趋势:
出口企业应对建议: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主动防御、灵活调整,才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稳健前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