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价时应注意的细节
1.定位客户背景
了解客户背景、实力、销售模式等,可以快速判断客户的实力。
客户类型:比如:客户是生产商,还是贸易商,还是零售商?采购数量如何?采购周期如何,之前的采购价格?
采购数量:比如客户说要采购100匹面料,先问问对方是自己用,还是样品试单,还是做批发,后续可预算每个月采购多少等。
查客户背景:可以通过谷歌、社交媒体查公司的基本信息,通过海关数据查客户的交易及他的供应商,采购的数量及价格等。
是否为决策人:我们可以通过LinkedIn等社交媒体,核查一下与我们联系的是否为老板,采购或者某个职员。
2.做好市场调研
及时收集国内外同行价格,然后依据最新行情报出价格,买卖才有成交的可能。对于正规的、较有实力的外商,这些外商一般在中国香港、中国大陆都有办事处,对中国内外行情、市场环境都很熟悉和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信息灵通,随时关注最新的市场动态。
3.摸清底价
弄清楚产品的价格及成本,看看有多少降价空间、有什么环节能降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总的成本=产品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员成本、生产成本、海运费成本、其他成本)+隐藏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机会成本、售后成本)。
4.分析买家需求
分析买家的真正需求点,针对性地实施报价技巧,即“个性报价”。如中东国家客户对价格关注度比较高的,可以报比较低的价格,但一定要留有还价的空间,因为这种市场的客户有讨价还价的习惯,这个不难理解。如果欧美国家客户,目前也是喜欢价格比较低但质量又高的产品,建议是把自己产品分等级,分别报价,报价时一定要注明交易条款,让买家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
5.进行合理报价
如果是大客户,客户的购买力较强,我们可以适当将价格报高一点,反之偏低。如果客户对此产品和价格非常熟悉,建议通过对比同行竞品,突出自己产品的优点、同行的缺点。
如果客户性格比较直爽,不喜欢跟我们兜圈子讨价还价的,最好还是一开始就亮出自己的底牌,报价接近底价,从一开始就“逮”住客户,以免报出高价一下子把客户给吓跑。
如果客户对产品不是很熟悉,我们要多热情地介绍该产品用途及优点,价格可报高一点。如果有些客户对价格特别敏感,每分每厘都要争,而客户又看中了产品,那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跟客户打一场“心理战”、“持久战”。
6.报价速度
及时响应客户的报价需求,快速报价,这是最重要的细节。当然这是以熟悉产品、价格等为前提。国外买家基本都是遍地撒网,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回复,别的卖家可能就是抢占先机。值得一提的是,报价速度即使很重要,但也不能随随便便报价,一定要做一份专业的报价单。
7.专业报价单构成
一份专业的报价单,至少应该包含报价单的单头、产品基本资料、产品技术参数、价格条款、数量条款、支付条款、质量条款、交货期条款、品牌条款、原产地条款、报价单附注的其他资料等。
而要想在诸多报价单中脱颖而出,这些细节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细致地展现我方产品,一目了然更能吸引客户;报价单的命名一定是“公司名称+产品名称”,方便客户了解报价单信息,并快速统计、汇总和归档;可以在报价单中加入一些公司的信息,比如在抬头加入公司的标志、理念、口号等,提升公司形象;提供Word、PDF、JPEG、Excel版本的报价单,Word和Excel版本便于客户直接修改,PDF版本更为正式,图片版本则为了防止客户打不开的情况。
总之,我方发出的报价单,要注意涵盖客户所需要的以及可能需要的所有信息,对于客户给到的报价单,要及时、完整、正确地填写。当我们把一个简单的报价单做到让客户挑不出毛病的时候,那离客户下单也就不远了。
8.报价的有效期
很多产品,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很大,当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时候,产品的总成本也随之变动很大,甚至把合理利润给“吃掉”了,还有汇率的波动也会影响利润,这种情况外贸人在过去应该深有体会。
基于此,很多有经验的供应商的报价都注明“本报价的有效期10天(1个月)”等。因为从报价到下单到供应商买材料,期间要经过好多环节,时间较长,万一这个时期内原料价格大幅变动,会影响双方的合作。看到标明了有效期的报价,意味着这个供应商对原材料市场有密切关注,并且供应商愿意赚自己应该赚的钱,原材料的钱不是他预期的利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