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进口贸易管理规定
一、配额管理:抢不到额度,货物只能堆在港口
俄罗斯对12类商品实施进口配额管理,这些商品要么关乎民生供给(如原糖、粮食),要么涉及公共安全(如烟火制品、烈性炸药)。2023年俄罗斯农业部公布的配额清单显示,原糖进口配额为320万吨,肉类(含牛肉、猪肉)合计150万吨,所有配额均通过“电子招标平台”公开拍卖,企业需在线提交申请并缴纳10%的投标保证金。
以肉类为例,配额竞争异常激烈。2024年第一季度猪肉配额拍卖中,共有237家企业参与,最终仅49家中标,中标企业多为年进口量超5000吨的大型贸易商。新手企业想分一杯羹,需提前6个月准备材料:营业执照公证件(需俄罗斯驻华使馆认证)、近3年同类产品进口记录(若为新企业,需提供银行开具的500万元资金证明)、与俄罗斯本土经销商签订的代销协议。
曾有山东某食品企业,2023年想出口猪肉到俄罗斯,因未提前研究配额发放时间(每年1月、7月各一次),等反应过来时招标已结束,只能通过“配额转让”渠道高价收购,每吨成本增加1200元,算下来一笔订单就多花了36万元。
二、许可证管理:缺一张纸,整柜货物可能被没收
17类特殊商品必须凭许可证进口,其中最容易踩坑的是三类:
药品:哪怕是普通感冒药,若含麻黄碱成分,必须取得俄罗斯卫生部的《药品进口许可证》。2022年有药企出口一批退烧药,因未办理许可证,货物在圣彼得堡海关被扣,不仅缴纳了货值30%的罚款(约8万美元),还被列入海关“重点监控名单”,后续3年的清关速度都受影响;
军民两用技术:无人机、精密仪器这类产品,许可证需经俄罗斯国防部审批。深圳某科技公司出口农业无人机,因未说明“可改装用于测绘”,审批被驳回,重新补充材料花了5个月,错过播种季订单;
野生草药:像人参、甘草这类药材,需提供《濒危物种进出口许可证》,且每批次都要附原产地证明。东北某药企曾因一批甘草的“采收地点”填写模糊(只写了“长白山地区”,未具体到乡镇),许可证被退回重审。
申请许可证有三个关键节点:
1. 资料预审:先通过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官网提交电子版材料,重点审核“产品用途是否合规”(比如化学杀虫剂需说明“仅用于农业,不涉及化工武器原料”);
2. 现场核验:涉及生产资质的商品(如医疗器械),俄方可能派专员到工厂核查,需提前准备好生产车间视频监控录像(保存至少6个月);
3. 缴费领证:获批后需在15天内缴纳许可证费用(按货值0.8%收取,最低5000卢布),逾期需重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