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运交易所周五公布的每周现货运价,清晰展现了当前跨太平洋航运市场的火热行情。
在中美两国刚刚宣布将高额关税延长期限90天后,贸易商与航运公司纷纷加紧出货。为了抓住这段“喘息窗口”,中国至美国的海运需求短时间内激增,推动运价快速上涨。
其中,中国至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运价环比上涨31%,至美国东海岸的运价则上涨22%。
同时,航运咨询机构德鲁里(Drewry)昨日发布的现货运价指数也显示类似趋势:
德鲁里评论称:“随着中美贸易局势的新动向,再加上运力短缺,我们预计未来一周跨太平洋现货运价还将继续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三起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部分货物将被征收30%的关税。而在六周前,这一数字曾高达145%。虽然中美双方在本周一宣布将高额关税期限推迟90天,但企业为规避未来政策不确定性,仍在短期内大量发货。
汇丰银行昨日在其新发布的集装箱市场报告中指出:“尽管我们预计航运公司会逐步恢复运力,并在跨太平洋航线上部署更大型船舶,但在近期运力大幅下降之后,重新调配集装箱和船舶将需要时间。”
报告还警告称,船舶集中抵达可能会造成港口拥堵和陆上物流瓶颈,情况可能类似于新冠疫情期间的“港口塞车”现象。
此外,汇丰预计,原定于5月中旬和6月初实施的运价上涨(GRI)将持续下去,并指出,目前全球主要班轮公司的股价已超过“解放日”之前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前景的乐观预期。
(素材来源: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