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对华关税发表了引人关注的言论,暗示可能对现有高额关税进行“大幅”下调。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大幅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示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的风险。这两条新闻交织在一起,为本已复杂的中美贸易关系和全球经济前景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特朗普释放关税调整信号,但保留关键筹码
美东时间4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表示,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将从目前的水平“大幅”下降,但他明确指出,关税不会降至零。此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当前美中之间高达145%和125%的关税是“不可持续的”,并预言“不久的将来”将出现降级,以缓解市场压力。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也强调,特朗普正致力于为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奠定基础,双边关系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特朗普的表态虽然为缓解持续紧张的中美贸易关系带来了一丝希望,但他并未明确关税下调的具体幅度或时间表,也强调不会完全取消关税。这表明,关税仍将是美国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的重要筹码。
IMF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展望,警示贸易战风险
就在特朗普发表关税言论的同一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3%大幅下调至2.8%,2026年的预期也降至3%。IMF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全球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关税政策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高度政策不确定性。
报告显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均被下调。其中,美国2025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1.8%,下调幅度在发达经济体中最为显著,这与政策不确定性、贸易摩擦加剧以及消费需求疲软有关。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警告称,美国近期宣布的关税政策和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将在短期内导致全球增长显著放缓。
IMF的报告还强调,贸易战升级以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可能会进一步削弱短期和长期增长前景,而政策缓冲能力的减弱将降低应对未来冲击的韧性。此外,政策立场的分歧和快速变化可能引发资产重新定价和汇率波动,对已面临债务困境的经济体造成更大冲击。
美对等关税实施后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
自2025年初以来,美国政府对多个主要贸易伙伴和关键行业宣布并实施了多轮关税措施,最终在4月2日实施了几乎全面的“对等关税”。 这种以“追求公平”为名,实则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举措,正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全球贸易量萎缩: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若全球平均关税上升10%,国际贸易量可能下降15%—20%,发展中国家受损尤其严重。“对等关税”一旦全面实施,将成为全球贸易的分水岭,导致全球贸易量显著萎缩。
2. 加剧贸易争端,引发更广泛的贸易战: 美国的单边关税行动势必引发其他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导致贸易摩擦升级,甚至演变成更广泛的贸易战,损害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
3. 破坏多边贸易体制: “对等关税”的核心在于无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石,逆转数十年来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4. 冲击全球供应链: 现代全球供应链高度复杂,依赖于跨境的商品和要素流动。高额关税将显著增加生产成本,扰乱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
5. 推高通胀,损害消费者利益: 关税本质上是一种进口税,最终将部分或全部转嫁给国内消费者,导致物价上涨,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尤其是在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
6. 增加经济衰退风险: 穆迪分析等机构的测算显示,贸易战升级可能导致数百万个就业岗位流失,失业率上升,并显著拖累经济增长,甚至可能将经济推入衰退。
中国立场与应对
尽管美国释放了可能调整关税的信号,中国官方尚未对此做出正式回应。但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中国强调,任何贸易协议都应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并有助于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面对美国实施的关税措施,中国也保留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的权利,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展望
特朗普政府释放的对华关税可能下调的信号,以及IMF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悲观评估,共同揭示了当前全球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虽然关税的潜在降低可能为中美贸易关系带来一丝喘息之机,但其具体实施和未来的走向仍存在诸多变数。与此同时,美国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正对全球经济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加剧贸易紧张,削弱经济增长的动能。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各国应加强对话与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系,避免采取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的行动,方能应对共同的挑战,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