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报关金额怎么算
在从事外贸业务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 收多少报多少。 其意思就是我们收汇多少, 就要出口报关多少,出口金额要做到如实申报!
对于传统出口贸易, 的确是要求严格执行"出口=收汇", 比方说收汇1000USD , 那我们也要报关出口1000USD, 我这边就碰到过几次银行要求我们提供单笔外汇的出口单证(报关单,提单),不一致差别较大的情况下可能还要做书面说明。
有不少外贸新人在做报关单的时候 ,不知道报关金额怎么算, 我们只要把握好上面 "出口=收汇" 这个大前提, 就知道该怎么做报关单金额了。
本文主要分享的是贸易出口企业,实际制作报关单中需要注意的点:
1) 报关金额是按照 PI中实际出口的金额 ( 不可以按照采购货物增值税发票金额)
实际操作中可能会碰到国外客户没有严格按照PI 金额支付,存在多付或者少付的情况。比方说客人支付了10000USD , 这其中包含本次PI订单 的7000 USD 和 下一个订单的3000USD 预付, 那么做外汇申报的时候, 我们就需要分开来申报。 出口的时候,按照实际出口申报既可。
2) 在CIF 的条款下, 报关单上的商品金额也必须是CIF金额( 包含运费和保费)
举个例子,在CIF 条款下, 如下报关单
产品FOB 价格 10000USD, 海运费3000USD , 保费50 USD
那么下面报关总价那里,就应该是13050 USD
如果报关单中有多种商品,我们通常根据每种商品的金额占比来分配运费和保费
3) 报关单和采购货物增值税发票, 后续会用于出口退税申报,
在申请退税的时候 ,我们会提交出口明细表和进货明细表,
根据税务规定,无论哪种报关模式,最终都需要折算成FOB价(离岸价)
税务会看一项换汇成本, 这个要求合理,一般换汇成本4到8的合理范围, 不同地区可能根据产业特点微调范围。
报关产品的换汇成本= 采购发票未税金额(RMB)/ 离岸价(USD)
过低的话, 可能表明企业利润异常高(如采购成本低、售价高),需排除虚开发票风险。
过高的话, 暗示企业出口价格显著低于成本,存在通过虚增采购成本骗取退税的嫌疑,触发税务核查。所以我们在做 报关单的时候, 也可通过调整FOB价优化换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