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全球供应链重塑: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下中国制造业的关键地位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动荡,地缘政治冲突频发,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尤其是,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 4 月 2 日正式公布了其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预示着美国将对未能对等降低关税的国家采取相应的关税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协会(CSCMP)敏锐地指出,这一系列外部冲击,包括红海航运危机、持续的物流瓶颈以及日趋严格的监管审查,正迫使全球企业重新审视其产品的来源、运输和管理环节,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昔日“世界工厂”的辉煌与今日面临的挑战
咨询公司 Supercharg3d 的董事总经理 Len Pannett 在 CSCMP 近期举办的亚洲采购网络研讨会上回顾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曾经的核心地位。他指出,过去以中国为中心的采购模式几乎是一种“自动化”的选择,其背后的逻辑清晰而有力:凭借极具成本效益的劳动力、庞大的生产规模、卓越的生产效率以及相对稳定的可预测性,中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全球制造业和贸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时过境迁,全球供应链的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现在的不同之处在于复杂性,” Pannett 强调。他认为,当今的供应链领导者在制定采购决策时,不再仅仅以成本为唯一的考量因素。他们需要应对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挑战,包括不断涌现的关税壁垒、日益凸显的国家安全考量、日益严格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审查、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瓶颈以及难以预测的货运波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传统的、以单一低成本来源为核心的采购策略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国加1”策略的兴起与局限性
在这种动荡变革的环境下,“中国加一”采购策略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词汇。这一策略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继续保持与中国供应链联系的同时,积极寻求在中国以外建立或扩大替代性的生产和采购基地,以分散风险,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灵活性。然而,Pannett 认为,“中国加1”并非一个简单直接的转变,其现实情况远比字面意义上所呈现的更为复杂和微妙。
他进一步解释道:“许多企业,即便开始从越南、印度或墨西哥等地进行采购,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中国不再是唯一的环节,它仍然是全球供应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种深度依赖性意味着,完全脱离中国供应链在短期内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带来更高的成本和运营风险。
关税压力下的韧性: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核心作用依旧
包装生产商 Procon Pacific 的全球供应链总监 Dan Krassenstein 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尽管美国贸易政策受到政治因素的驱动,并且即将于 4 月 2 日开始实施一系列新的关税措施(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将这一天称为“解放日”),但中国在全球采购体系中仍然将 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Krassenstein 预测,这些单边关税措施很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互惠关税”,这将给全球贸易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他将其形容为一场“俄罗斯轮盘赌”。他透露,其在印度的供应商也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感到迷茫。
尽管面临关税压力,Krassenstein 强调,中国作为核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不会轻易动摇,尽管其作用可能正在经历某种程度的“淡化”。他指出:“越南和墨西哥等新兴制造中心,实际上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半成品零部件,甚至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也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的机械设备。亚洲内部的贸易规模非常庞大。” 这表明,即使部分终端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了其他国家,这些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中国的上游供应链。因此,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仍然发挥着关键性的枢纽作用,只是其作为唯一中心的地位有所减弱。
成本差异与地缘政治风险驱动“中国加1”进程
Krassenstein 进一步分析了推动“中国加1”策略的深层原因。他指出,一方面,中国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削弱了其传统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美国对华征收的关税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制造业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成本差距,这无疑加速了美国进口商寻求多元化采购渠道的进程。
他特别提到了墨西哥的案例:“当涉及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时,选择墨西哥可能更具经济意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中国制造商很早就开始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墨西哥,以充分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现为美墨加贸易协定)带来的关税优惠以及与美国地理位置上的邻近优势,从而降低一部分地缘政治风险。” 这表明,“中国加一”并非简单的将生产完全转移出中国,而更可能是企业根据不同产品、市场和风险考量,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其生产布局。
欧盟的考量:政治压力相对较小
相比之下,采购战略咨询公司 S3 Group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汤姆·范德海登 (Tom van der Heyden) 认为,欧盟目前并没有面临与美国类似的政治压力,迫使其企业大规模地寻找中国以外的其他采购地点。这可能与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以及地缘政治立场有关,也反映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应对全球供应链变革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和侧重点。
结论:复杂性与韧性并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尽管全球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日益突出,以及来自部分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不断增加,但CSCMP 的分析和行业专家的观点均表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依然并将长期保持其关键的生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