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运输数据显示,地面运输需求出现疲软迹象:
自2月中旬以来,卡车运力需求 (OTVI) 同比大幅下降近9%!这反映出对传统货车运输需求的显著减少。
与此同时,多式联运量 (ORAILL) 表现相对稳定,年初至今增长率为5%。这与货车运输的颓势形成对比,显示出多式联运的韧性。
这是经济警报吗?
短期来看,运输需求的整体下降确实值得关注。尤其是在当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关于关税和贸易摩擦的新闻频频登上头条,引发了对经济衰退可能性的担忧。
贸易政策迷雾下的企业困境
企业迫切需要清晰稳定的贸易政策,以便进行长期的决策和投资。目前,关税谈判的走向不明朗,使得供应链管理者难以确定原材料和商品的采购来源,这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控制的难度。
消费信心也来“拖后腿”
通胀压力和就业市场的潜在疲软正在削弱消费者信心,这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两难境地。他们既要管理上游的生产和采购,又要预测下游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短期内观望情绪浓厚。
进口仍在继续,仓库压力山大?
有趣的是,尽管地面运输需求减弱,但入境远洋标准箱量指数 (IOTI) 却显示,截至本周三,集装箱预订量同比增长2%,且过去一个月一直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这表明进口商仍在积极将货物运往美国,可能是为了在潜在的新关税出台前建立库存。
然而,大量涌入的货物正在给仓库带来压力。物流经理人指数 (LMI) 库存水平显示,2月份库存增长强劲,达到64.8,略高于去年同期。更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几个月的库存水平更高,这暗示企业可能已经连续数月囤积库存,并非仅仅是应对季节性需求。
历史重演?疫情后的教训
疫情结束后,随着消费降温,地面运输需求随之下降,随后进口需求也出现下滑,导致库存积压,企业不得不长时间进行清仓。
多式联运:复杂运输问题的“最优解”?
那么,什么是多式联运呢?简单来说,多式联运是指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至少采用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如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进行联合作业,并且由一家承运人负责全程运输的一种综合性运输组织形式。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结合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点,例如铁路和水路的低成本、大运量,以及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和门到门服务,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多式联运的增长并未完全抵消卡车运输的下滑
尽管多式联运的市场份额有所增长,但其增长量并未完全抵消卡车运输需求的急剧下降。这表明,最终的下游消费需求可能不如以往强劲。
警惕库存持续增长的风险
虽然目前的状况不一定预示着经济衰退,但如果消费需求不增加,持续增长的库存是不可持续的。通常来说,第一季度是企业补充库存、为销售旺季做准备的关键时期。
关税言论的“心理战”?
目前来看,关税相关言论对经济的心理影响可能大于直接的实际影响。但像卡车运力需求 (OTVI) 这样的下游需求指标,将是最先反映这种影响的领域之一。
总结: 地面运输需求的减弱,尤其是卡车运输的显著下滑,在贸易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敲响了警钟。虽然多式联运展现出一定的韧性,但最终需求疲软和库存积压的风险依然存在。密切关注消费端的变化以及贸易政策的走向,将是判断未来经济形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