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
【1】日本的贸易逆差从去年同期的 17,665.4 亿日元大幅增加到 2025 年 1 月的 27,587.8 亿日元(约184.66亿美元),超过市场普遍预期的 21,000 亿日元,因为进口增长远快于出口。购买量同比增长 16.7%,达到 106,225.2 亿日元(约711.07亿美元)的 26 个月高点,从 1.7% 的增长大幅加快,轻松超过预期的 9.7%。与此同时,出口增长 7.2% 至 78,637.5 亿日元(约526.39亿美元),连续第四个月增长,但低于 7.9% 的预期。2024 年,日本的贸易逆差为 53325.6 亿日元(约356.96亿美元),远低于上一年的 95220.7 亿日元。
【2】韩国贸易差额在 2025 年 1 月录得 18.8亿美元的逆差,高于去年同期的 4.0 亿美元顺差,而市场预期的逆差为 12.8 亿美元。这是自 2023 年 5 月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原因是出口急剧下降。出口同比萎缩 10.3% 至 491.2 亿美元的两年低点,而市场预测的下降 13.5%,与上个月 6.6% 的增长大幅回落,原因是农历新年icon假期延长后工作日减少。与此同时,进口下降 6.4% 至 510 亿美元,扭转了上个月 3.3% 的增长,低于市场预期的 9.9% 的下降。去年,该国录得 518 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3】越南的商品贸易顺差从去年同月的 36.3 亿美元小幅下降至 2025 年 1 月的 30.3 亿美元。这标志着商品贸易连续第八个月增长,由于农历新年假期提前,出口下降幅度大于进口。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萎缩 4.3%,总额为 330.9 亿美元,而进口下降 2.6% 至 300.6 亿美元。加工工业产品总出口额达到 294.3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89.0%,主要是电子产品、计算机、电话、服装和纺织品以及鞋类。与此同时,生产材料进口总额为 282.6 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 94.0%。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成交额为 98 亿美元,而中国是该国最大的进口市场,成交额为 116 亿美元。2024 年,该国录得 247.7 亿美元的顺差。
【4】泰国的贸易逆差从去年同月的 27.6 亿美元降至 2025 年 1 月的 18.8 亿美元,而市场估计的缺口为 19 亿美元,因为出口增长远大于进口。出口额同比增长 13.6% 至 252.8 亿美元,连续第七个月增长,高于市场预期的 7.15% 和 12 月增长 8.7%。与此同时,进口额攀升 7.9% 至 271.6 亿美元,连续第八个月增长,较 12 月的 14.9% 的涨幅大幅回落,超过市场预期的 2.95%。去年,贸易差额为 62.8 亿美元,出口增长 5.4%,低于进口 6.3% 的增长。
【5】印度尼西亚的贸易顺差从一年前的 20 亿美元扩大到 2025 年 1 月的 34.28 亿美元,超过了市场预期的 19.1 亿美元增长。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年初进口额的意外下降。进口额同比下降 2.67%至180亿美元,低于 9.95% 的预测,并与 12 月的 11.07% 的涨幅大幅回落。下跌归因于几个因素,包括印尼盾兑美元贬值、购买力减弱以及当月假期的影响。与此同时,出口增长 4.88%至214.28亿美元,连续第十个月增长,但增速为 7 个月来最小。该数字也低于预期的 6.99% 的增长。2024 年全年,印度尼西亚的贸易顺差从上年的 368.9 亿美元收窄至 310.4 亿美元。
【6】印度的商品贸易逆差从去年同期的 175 亿美元扩大到 2025 年 1 月的 230 亿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 223.5 亿美元。进口额同比增长 9.2% 至 594 亿美元,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出口额小幅下降 1.3% 至 364 亿美元,尽管全年卢比贬值使印度的出口在国外市场更具竞争力。
【7】马来西亚的贸易顺差从 2023 年同月的 102 亿林吉特暴跌至 2025 年 1 月的 36 亿林吉特(约8.12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 141 亿林吉特。这是自 2020 年 4 月贸易差额出现赤字以来最小的贸易顺差,主要是由于进口激增。出口同比增长0.3%至1228亿马币(约277.15亿美元),大幅低于12月份的16.9%的增幅,远低于预期的5%,主要是由制造业(0.4%)和农业(11.0%)的出口推动的,而采矿和采石业则暴跌(-12.6%)。与此同时,由于资本货物 (45.9%) 和中间产品 (3.3%) 的增长,进口增长 6.2% 至 1192 亿林吉特(约269.03亿美元),远高于预期的 2.5%。相比之下,消费品出口下降了 2.6%。2024 年,贸易顺差比上一年暴跌 36.4% 至 1368 亿林吉特(约308.75亿美元),因为进口 (13.2%) 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出口 (5.7%)。
【8】新加坡在 2024 年 12 月录得 30.4亿新元(约22.7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出口额从 2024 年 12月的 587.82亿新元增加到2025年1 月的 588.29亿新元(约439.98亿美元)。新加坡的进口额从 2024 年 12 月的 566.21亿新元增加到2025年1月的 557.89亿新元(约417.24亿美元)。
【9】菲律宾的贸易逆差从去年同月的 44 亿美元扩大到 2025 年 1 月的 51 亿美元,这是三个时期以来最大的贸易逆差。这是由于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增长 10.8% 至 115 亿美元,这得益于电子产品进口的增加 (+14.2%),尤其是消费电子产品 (+23.6%) 和半导体 (+16.4%)。工业机械和设备 (+20%) 和钢铁 (+17.8%) 的进口也有所增加。中国仍大陆然是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28.9%),其次是日本(8%)、印度尼西亚 (7.8%) 和韩国(7.5%)。与此同时,出口增长 6.3% 至 64 亿美元,其中椰子油 (+80.3%)、其他制成品 (+66.6%) 和其他矿物产品 (+33.1%) 的出口额增加。美国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总出口的 17.7%,其次是日本 (14.9%)、中国香港(11.4%) 和中国大陆 (10.1%)。
【10】以色列的贸易逆差从一年前的 18.5 亿美元扩大到 2025 年 1 月的 25.8 亿美元,因为进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出口增长。进口额同比增长 12.2% 至 73.7 亿美元,这得益于燃料 (+43.7%)、投资商品 (+5.4%)、原材料 (+14.2%) 和消费品 (+11.9%) 的进口额增加。与此同时,出口仅增长1.5%,达到47.9亿美元,这得益于农业、林业和渔业(+44.6%)以及制造业、采矿和采石业(不包括钻石)(+1.8%)的出口增长。
【11】中国台湾的贸易顺差从去年同期的 24 亿美元急剧扩大至 2025 年 1 月的 99.7 亿美元,轻松超过市场预期的 46 亿美元。出口同比增长 4.4% 至 387 亿美元,这得益于信息、通信和音视频产品 (32.6%) 和电子产品零件 (3.1%) 的销售额增加。但贱金属及贱金属制品 (-14.6%)、塑料及橡胶及其制品 (-12.3%) 和机械 (-5.7%) 的销售额下降。与此同时,进口额同比下降 17.2% 至 287 亿美元,主要受矿产品 (-33.7%) 和贱金属及贱金属制品 (-6.4%) 采购量下降的拖累。
【12】中国香港的贸易顺差从去年同期的 36 亿港元收窄至 2025 年 1 月的 21 亿港元(约2.7亿美元)。进口总值同比增长 0.5% 至 3,871 亿港元(约497.54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办公机器和自动数据处理机的进口额增加 (52.7%)、发电机械和设备 (40.1%) 和有色金属 (35.4%)。与此同时,在办公机器和自动数据处理机 (40.6%) 以及发电机械和设备 (11.5%) 的进口增长的推动下,出口增长 0.1% 至 3891 亿港元jink(约500.34亿美元)。然而,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大幅下跌(-32%),其次是专业、科学及监控仪器及器具(-12.4%)、电讯及声音收录及回放器具及器具(-8.1%),以及杂项制成品(-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