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分类指数都采用扩散指数方法计算,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百分比的一半。
PMI的分类指数
计算公式为:
制造业PMI分类指数=“增加” 选项的百分比+“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是逆指数,意思是说这个指标的变化方向与经济增长的方向相反。当供应商配送时间上升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① 生产指数。它权重为25%,是最受关注的分类指数之一,反映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情况。有两个观测PMI生产情况的高频指标,一个是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包括浙电、上电、粤电、国电、大唐、华能这6家。另一个是高炉开工率。
② 新订单指数。新订单指数的权重为30%,反映了内需。
③ 原材料库存。由于原材料用于后续的生产,我们看到PMI原材料库存指数对PMI生产项有一定的领先性。
④ 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指数在制造业PMI中的权重为20%,仅次于新订单和生产指数。但在做宏观分析时,对这个指标的关注较少,因为它反映实际就业情况的能力较弱。
⑤ 供应商配送时间。这个指标指的是企业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而非企业自己的供货时间。当供应商配送时间上升时,经济活动在放缓,因此在计算综合PMI时需要做反向计算。
⑥ 出厂价格指数。可以较为准确地判定PPI环比的变化方向,两者基本是同步的。
⑦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是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RM)环比的良好预测指标。
⑧ 新出口订单。和国(境)外企业签订好订单之后,过段时间需要交付,将会在出口数据上有所体现。新签出口订单到实际交货存在时滞。
⑨ 进口订单。PMI进口订单,可以看做是内需的体现之一。
⑩ 在手订单。指的是企业已经承接了,但目前还没有交付客户的产品订货数量。
⑪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这个指数体现了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整体水平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