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美国的制裁手段、俄罗斯的应对措施,以及制裁的效果,本文认为可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美国对俄罗斯跨境支付体系的制裁及其启示
第一,目前单一国家开发的金融报文系统还难以完全替代现有的SWIFT系统。
一方面,单一国家开发的金融报文系统一般不具备规模优势。报文系统尤其是要服务于跨境支付的报文系统,必须在世界上吸引到大量参与者才能形成规模效应。这种效应带来的优势不仅体现在金融报文系统的维护费用上,也体现在参与者的沟通成本上。新建立的金融报文系统在覆盖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之前,相比SWIFT系统都不具备规模优势。另一方面,单一国家开发的金融报文系统通常是其支付体系的一部分,由该国中央银行统筹建立。但是,当其央行受到制裁时,无论是金融报文系统,还是大额支付系统,都将受到限制。
更多讨论请加入俄罗斯外贸交流微信群
第二,一国央行是跨境支付体系的重要支点,一旦受到制裁,将重创该国的跨境支付体系。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和最终结算机构,在现代支付、清算和结算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俄罗斯现代支付体系是在俄罗斯央行主导下建立的,卢布的境内和跨境支付多数需要使用央行的资金和账户。当俄罗斯央行被制裁后,俄罗斯的跨境支付体系也难以有效运转。可以看到,在俄罗斯央行被制裁的情况下,普京发布的“卢布结算令”也只能将俄气银行作为卢布与欧元的临时清算和结算机构,将莫斯科交易所作为欧元等外汇兑换的特殊通道,其效率自然无法同央行支持下的支付系统相媲美。
第三,围绕跨境支付体系的制裁与反制裁实质上是货币体系之间的对抗。
美国之所以能够对俄罗斯的跨境支付体系施加重大影响,根本原因在于美元在国际跨境支付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根据SWIFT的统计。截至2023年7月美元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比例高达59.21%。再加上欧盟、日本、加拿大、英国等盟友的配合,美国几乎能够控制全球约90%的跨境支付。实际上,使用任何外国货币进行跨境支付活动都存在被制裁的潜在风险。依据货币清算原则,所有货币的结算都只在其发行国完成最终清算,所有货币最终也只存在于发行国的银行体系中(个人持有纸币除外)。因此,一个国家只有扩大本国货币体系的全球覆盖范围,才能有效对抗美国针对跨境支付体系的制裁措施。
更多讨论请加入俄罗斯外贸交流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