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情况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贸延续增长态势。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6月当月,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均实现正增长,增速呈现回升态势,反映出外贸韧性仍在。
从市场结构看,区域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2025年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1.2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达3.67万亿元,增长9.6%,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期,我国对欧盟、韩国、日本等传统市场保持稳中有增。其中,对欧盟进出口总值为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日均进出口额超过150亿元,相当于建交初期一年的贸易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受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调整影响,对美贸易表现承压。2025年上半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08万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对美出口1.55万亿元,下降9.9%。第二季度受“对等关税”等政策影响,双边贸易同比降幅一度扩大至20.8%。从区域贡献来看,沿海主要外贸大省依然是拉动增长的核心力量。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合计进出口总值占全国64.1%,同比增长4.8%。
进入2025年,我国新增跨境电商企业已达6,418家,相当于2024年全年新增量的75%。截至5月底,按注册企业口径,全国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存量达到2.89万家,新增活跃度持续走高。
从区域分布来看,跨境电商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分别占比41.48%和31.33%,其中浙江、广东、福建是代表性省份;华中地区占比为15.21%,增长势头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若按更广义口径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跨境电商经营主体总量已超过12万家,涵盖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主体、新兴DTC品牌商、第三方服务商、海外仓运营方等多元市场主体,呈现出更高的专业化和生态化特征。
在产业生态方面,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增至165个,跨境产业园区突破1,000个,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通关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等。空间格局上,已形成“东部集聚、中西部崛起”的发展态势。
2025年上半年,国家继续出台多项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围绕出口退税、通关便利、海外仓建设、试点扩容和生态体系完善等重点领域密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