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计划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实施二级制裁
2025 年 9 月 8 日至 9 日,欧盟官员开始内部磋商新一轮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考虑对第三国(如中国、印度等)实施“二级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针对这些国家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行为。
这一讨论的背景是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美国特朗普政府强烈敦促欧盟加入“二级制裁”,共同打击俄罗斯能源出口,以削弱其战争资金来源。
欧盟已于 2022 年起逐步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口,但仍存在豁免(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且天然气依赖度较高(约10%-20%)。美国希望通过此举迫使全球能源贸易“脱钩”俄罗斯。
欧盟的制裁讨论细节:
欧盟委员会正在准备第 19 轮对俄制裁包,主要针对俄罗斯约 6 家银行和能源公司,旨在打击其石油贸易和金融体系。同时,官员们探讨扩展到第三国的可能性。
这一想法源于美国压力:特朗普政府敦促欧盟“完全切断俄能源进口”作为交换条件,以换取美国加强全球制裁。美国已于 2025 年 8 月对印度实施 25%“二级关税”(针对其购买俄石油),并威胁对中国类似行动。
金融时报(FT)报道称,欧盟针对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的“二级制裁”,措施可能包括:
限制欧盟企业向中国出口某些商品(如高端技术或原材料),作为对中方购买俄石油的“惩罚”。
禁止欧盟银行处理涉及俄能源的中俄交易。
但欧盟成员国也存在内部分歧,意见不一。德国和法国等国担心能源价格上涨和对华经济影响,而东欧国家(如波兰)支持更强硬立场。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因能源豁免,可能反对扩展制裁。
美国是欧盟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制裁的主要推动者。
特朗普于 9 月 8 日公开表示,准备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制裁”,并敦促欧盟不仅加强自身禁运,还需对购买俄能源的第三国施加“二级制裁”。
他强调,美国将“以停止购买俄能源为条件”支持欧盟的更广制裁行动。美国能源部长或白宫官员已直接向欧盟施压,要求欧洲到 2028 年1 月 1 日前完全切断俄能源进口。
美国希望通过美欧协调,封堵俄罗斯的能源“迂回出口”路径。中国等国的购买被视为俄罗斯规避制裁的“漏洞”。美国已单方面加强二级制裁(如 2024 年对多家中国炼油厂的限制),并希望欧盟跟进,以形成全球压力网。
欧盟内部需 27 国一致同意,难度大;法律上,“二级制裁”需符合WTO规则,避免被指“贸易壁垒”。此外,欧盟自身天然气依赖俄方管道,完全脱钩需时间。
目前,这一讨论仍处于初步阶段,未有最终决定。欧盟承诺到 2028 年完全停止俄能源进口,但“二级制裁”的推进取决于美欧谈判结果。